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6日电 (巴特尔达拉 周冰 扎苏尔)受冷空气影响,12月4日到5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相继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天气,大雪给冬日的草原披上了美丽的“银装”,积雪与群山相映,整个草原都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下,勾勒出一幅朦胧的雪景画,甚为壮观。
受冷空气影响,12月4日到5日,新疆巴州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相继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天气,大雪给林场披上了美丽的“银装”。(扎苏尔 摄)
受冷空气影响,12月4日到5日,新疆巴州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相继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天气。(扎苏尔 摄)
受冷空气影响,12月4日到5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天气,大雪给冬日的草原披上了美丽的“银装”。(周冰 摄)
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积雪与群山相映,整个草原都覆盖在皑皑白雪之下,勾勒出一幅朦胧的雪景画,甚为壮观。(周冰 摄)
从空中俯瞰,整个草原漫山遍野地披上了白色外衣,银装素裹,流露出安然素美的意境,河流如黑色丝带,与雪山、丘陵、河床构成壮美无比的冬日画卷。据当地气象部门介绍,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0度,降雪量达到15厘米。
从空中俯瞰,整个草原漫山遍野披上了白色外衣,银装素裹,流露出安然素美的意境,河流如黑色丝带,与雪山、丘陵、河床构成壮美无比的冬日画卷。(周冰 摄)
为保障牧民生产生活正常开展,当地政府加强对牧民的入户走访,了解牧民备草备料情况,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加强对牧道的巡查检查频次,确保牧民转场道路安全。(完)
中新社兰州12月6日电 (戴文昌)“文以载道 联接古今——兰州天水百幅馆藏明清楹联展”6日在兰州市博物馆开展。展期为3个月,至2024年3月5日结束。
楹联,俗称对联,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综合了民俗文化、对句艺术、书法艺术与制作工艺。
12月6日,观众在兰州市博物馆参观“文以载道 联接古今——兰州天水百幅馆藏明清楹联展”。九美旦增 摄
据兰州市博物馆馆长李周明介绍,此次展出的楹联作品涉及作者名家50余人,其中与甘肃有关的就占近40人,如唐琏、安维峻、左宗棠、范振绪、吴可读、水梓等名家大儒。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独特的艺术智慧、娴熟的笔墨技法勾勒出时代风采,展现书法楹联的魅力与特色。
此次展览共展出兰州市博物馆和天水市博物馆馆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楹联作品近百幅,以时间为脉络,分为“翰林风貌”“名士雅集”两个单元。这些作品呈现了明清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作者的艺术创作风貌。
12月6日,展出的楹联展品。九美旦增 摄
楹联习俗,源自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出现合律对句,是楹联形成的重要标志。楹联与书法的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李周明说,书法楹联,顾名思义就是书法家与楹联的结合,人联互动、妙趣横生,字体依联而舞、内容因之变活,相得益彰、自然天成。文字与书法不仅是记录中华文明的工具与载体,更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源头活水”,此次展览让楹联文化得以更大范围的传播与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