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家税务总局6日面向赴非洲投资的中资企业详介税收协定,提示“走出去”企业常见的涉税风险,为跨境纳税人提高投资经营确定性提供支持。
当天,以“‘税路通’护航最后一公里,协定助力企业走进非洲”为主题的税收协定宣讲会在北京举行。宣讲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有关负责人详细讲解了税收协定的作用、主要条款的内容及具体适用要求。其间,重点介绍了近1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谈签税收协定的情况,同时基于实际案例总结了“走出去”企业常见的共性涉税风险,对企业合规用好税收协定解决跨境涉税争议提出建议。
此次宣讲会主要面向赴非洲投资的企业,27家赴非投资或开展经营的中资企业代表参与。与会企业代表表示,宣讲会实用性很强,未来在面对跨境涉税争议时,将用好税收协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副司长周怀世介绍,作为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税收协定有助于消除跨境经营纳税人面临的双重征税问题、提高税收确定性、推动涉税争议解决,并在促进跨境贸易、技术、资金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与喀麦隆、塞内加尔两个非洲国家近期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后,中国税收协定网络已覆盖114个国家(地区),基本涵盖中国对外投资主要目的地。(完)
中新网山东龙口12月6日电 题:山东龙口建设智慧城市 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
中新网记者 王娇妮
管理作业时长、自动收集错题、实时反馈结果……在山东烟台龙口市,智慧课堂教学已覆盖所有中小学,师生们可现场扫描作业即时上传,并进行分析、统计、反馈等,提升作业针对性,实现智慧减负。
这是山东龙口打造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该市近年来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进行数字政府和数字城市建设,用科技助力城市治理能力提升,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
龙口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拥有高端铝材料、高端化工、清洁能源、海工装备等十大产业链条。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2019年起,龙口市政府与华为公司联手,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基建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建设城市智能体和大数据产业园(简称“一体一园”)。
龙口市大数据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树凯称,城市智能体涵盖“知、感、传、用”等要素,恰如人体“脑、眼、脉、手”的功能。城市应该有大脑,进行中枢分析决策;有眼睛也就是感知体系,全面感知城市动态,上报大脑进行决策;有强有力的经脉,能在经脉中传输智慧城市的血液,也就是数据;有丰富的行业应用作为手脚,保障大脑的决策能够协同高效的落地。
据悉,龙口城市智能体包含数字底座和智慧应用两大部分。在数字底座方面,构建了城市鸿蒙物联标准,以云为基础,以AI为核心,打造了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智慧应用方面,重点聚焦“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屏统览”“一网通协”和“一网通服”5个跨领域关键场景和体验,解决城市治理和服务等领域复杂问题。
“通过线上数据共享、线下‘扫码亮证’,变‘你向我证明’为‘我为你证明’,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有效解决了民众办事证明多、手续繁、跑多次等问题。”龙口市大数据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鹏称。
在龙口市城市运营指挥中心,通过数据归集和智慧应用,可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状态。王娇妮 摄
记者在龙口市城市运营指挥中心看到,通过数据归集和智慧应用,该中心可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状态,提供城市稳定运行的全景透视图,在医疗、交通、建筑工地、公共安全等方面为民众提供便捷服务。
与此同时,龙口大数据产业园分为产业核心区和智能制造创业创新示范区,围绕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对接上下游产业链,同时牵引总部经济、研发机构、创客个体等相关企业入驻。该园区目前已招引齐鲁卫星、熙正数智科技等80余家企业、1000多名员工入驻。
2020年,龙口入选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日,在国家信息中心举办的“2023中国智慧城市评选颁奖典礼”上,龙口还荣获“2023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奖。(完)